【園所動態】諾亞舟美林幼兒園“防拐演習”安全教育活動
時間:2017.07.03
?根據不同的統計數字,我國每年的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20萬人左右,找回來的大概只占到0.1%。為了提高幼兒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生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園在2017年6月30日組織全體師生開展防拐安全演習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了各班家長友情演出,充當“騙子”角色,他(她)們將以陌生人的身份完成“拐騙”幼兒任務。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邀請了各班家長扮演“人販子”,家長們應約到幼兒園美術室,聽完劉萍萍老師講解誘拐方案和注意事項,拿上好“誘拐必備”的食品,玩具,貼上安全標記,方便老師辨認!家長們開始準備“行拐”。


本次拐騙演習活動中的“騙子”由各班級家長義工互換年齡段班級擔任,隨機對全園孩子進行演練。在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由“騙子”對孩子進行誘惑,將他們帶到指定位置的就算行騙成功。 (為保證“行騙真實性”,照片為監控視頻截圖?。?/span>
彩虹班防拐演習實況



蒙氏班防拐演習實況




星星班防拐演習實況




云朵班防拐演習實況


月亮班防拐演習實況



藍天班防拐演習實況




太陽班防拐演習實況





“家長騙子”們,僅僅用“我是幼兒園的新老師”“我這里有糖果玩具,但是不多,你們能不能帶我去超市買東西”等等幾個十分簡單的騙術,大部分的孩子們,都跟隨著“家長騙子”們走出教室。當門口的老師詢問孩子,問他們認不認識這位阿姨時,很多孩子給出的答案是“認識??!”“她會帶我去好吃的”“我不認識他,但是她認識我呀”等等!當然也有像云朵班的孩子一樣,在“家長騙子”即將行騙成功帶出教室時,沖出部分理智,鎮定的孩子,將被騙的孩子拉住,不讓同學被“家長騙子”帶走!
“家長騙子們”在防拐演習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給予家長和老師的不是成功后的喜悅,而是心情的沉重和深深的擔憂!
在防拐演習結束后,賀園長召集各班班主任與家長義工們,在美術室對于今天的防拐演習進行了總結活動。
在總結中,老師們紅著眼眶說出了自己的震驚!在平時每周的安全教育課上,老師們都會進行防拐的安全教育,家長們在家也會經常給予安全教育。但是在孩子們面對“糖果和玩具”的誘惑時,他們忘記了家長和老師的平時的教育和囑托,跟隨著自己深愛的糖果和“陌生人”走了!
而家長義工們更是通過親身的演習過程,深深感覺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已!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家長騙子”們的演習感受!
藍天班孫躍川大姨:
1.孩子們真的太天真可愛了,容易被騙!
2.孩子們都喜歡吃糖,但是很多家長不讓孩子吃。所以糖果是最好行騙的工具。
3.還有太陽班和月亮班的老師,因為我每次去接鄰居的孩子,他們都對給家長打電話。我覺得這點做得很好!有時我覺得老師這樣做有一點多余,但是現在看到,老師做的是對的!
藍天班賀一帆媽媽:
作為家長很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騙,看到園里有這種防拐實踐演習,還是放心很多。今天我是去云朵班演習,有以下幾種感受:
1.孩子特別團結,看到別的同學將要被騙,會馬上去制止。
2.孩子對糖果,玩具還是沒有抵抗力,建議教育孩子陌生人的糖果不能隨便要,更加不能隨便吃!
3.對家長的姓名,電話等各種信息,孩子要記住。硬是有人要行騙,都務必要求對方說出各種信息。最好是有暗號!
4.一定強調孩子不能跟風,看到別的同學走了,就一個一個都跟著走了!
通過今天的演習,家長也會更加重視!
蒙氏班陳澤航媽媽:
通過這次演示,我感覺孩子非常單純,對自己喜愛的糖果、玩具等沒有抵抗力。這是孩子的天性,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及幼兒園雙方共同努力,加強安全教育,樹立防范意識。尤其是在下午離園時間,要有嚴謹規范的接離園動作。作為孩子家長固定好接送人員,作為園方要有老師在門口。我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能給孩子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云朵班李慕霖天媽媽:
?今天參與幼兒園防拐演習,對家長、幼兒、老師意義都非凡。百說不如一試,讓孩子親臨其境,知道怎么跟陌生人相處,保持警惕,雖說今天成功行騙數名幼兒,但心情是沉重的,熟人行騙也是很常見的。通過這次活動,家園都要加強防拐防騙教育.
月亮班謝一凡奶奶:
這次演習雖然存在問題,但非常成功。希望家長和幼兒園在安全方面加強教育,小孩沒有防范意識,對糖果、玩具毫無抵抗力。平時說幼兒能接受,但在面對誘惑時還是很脆弱的。所以教育要付諸行動,多實踐。
彩虹般劉柏顯媽媽:
?1、希望老師能加強對孩子防范意識的教育;2、多開展這方面的活動;3、親身實踐才會印象深刻;有些孩子有可能還是不能清楚的記得家長的電話號碼。學??梢宰尯⒆用咳硕加涀〖议L的一個號碼。有時候家長讓他記都不一定記得住,但被老師要求,小孩更上心。
月亮班劉沁心媽媽:
1、小朋友很天真,很單純,需教育他們:①拒絕陌生人給的東西(食物、玩具);②拒絕和陌生人說話、出門,離開爸爸媽媽、老師。
蒙氏班鄒宛彤媽媽:
?今天的防拐演習通過扮演家長的朋友,接孩子去游樂場玩等待家長來接這一招數,將太陽班大部分的孩子成功帶出來。雖然帶出來那么多孩子,但是作為家長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孩子們對糖果,玩具的誘惑力實在是抗拒不了,對老師這個稱呼也完全沒有防范心理,針對此項演習總結幾點看法:
1.家長在家必須不斷灌輸不能隨便拿任何人的零食,玩具。及時這個人是幼兒園同學的媽媽。
2.在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如果是叔叔,舅舅或者鄰居,必須要當著孩子的面打電話與家長確認,讓孩子樹立這個意識。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能跟除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之外的人走。
3.家長們和老師多灌輸“幫幫意識?!比绻幸粋€小朋友猶豫不決的想要同陌生人走,我們的孩子們可以提醒他,是否認識這個人?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或是拉住這個孩子。
4.提醒孩子們,即使知道自己的名字的陌生人,也不能隨便跟他們隨意離開。
今天的防拐演習群體效應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的孩子或許在猶豫,或許在思考,或許還未弄清楚發生了什么事,當看到身邊的小朋友都起身排隊的時候,他們習慣性地跟上去。通過這次防拐演習,老師們,特別是家長們值得認真思考甚至可以說是反思對孩子們的安全教育還有那些地方沒做到位!
太陽班熊梓龍媽媽:
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諾亞舟美林幼兒園舉行了一次"防拐"演習,我也有幸作為受邀家長參與了此次的活動,僅用了幾顆棒棒糖就帶走了95%以上的幼兒隨我出園,這結局讓我頗感意外,也頗為擔憂。
這次幼兒園舉行的防拐演習,給孩子們好好的上了一堂自我保護課,對于老師、孩子和參與防拐的家長來說,都是收獲頗多。
在開始演習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一起討論行騙方法,準備了孩子們喜歡的零食和玩具,家長分別到其他年紀班級去“行騙”,保證孩子們不會認識各位家長,以達到“陌生人”的目的,讓整個演習更接近真實。
這次演習,讓孩子們有親身經歷被拐騙的機會。畢竟,平時的安全教育都是來自家長和老師的說教,說得多了,孩子們自然也就聽膩了,說起來都知道,但真碰到了真正的騙子,老師和家長的這些念叨不一定能記住,也不一定抵擋住誘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很難有機會去實際檢驗一下孩子的防拐能力,通過這種實際的演練,讓孩子在實際的經歷中親身體會,相信比任何一次說教都來得印象深刻。真正才有言傳身教之意。
演習過后,針對實際的經歷,對孩子們再進行一次自我保護的教育,進一步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平時,幼兒園也要與家長及時溝通,做到家園互動,對孩子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要比單純的說教更有說服力和教育意義!而且,我們不光要防范陌生人,對于熟人也要有所謹慎,即使是天天一起接送幼兒上下學的朋友,鄰居,甚至親人,幼兒園老師也要和幼兒的父母通個電話,并讓幼兒父母告訴幼兒可以跟他(她)走,增強幼兒的自由保護意識,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幼兒園舉行的這次演習,也給我們家長敲響了警鐘,幼兒的自我保護教育,迫在眉睫,任重而道遠!除了平時的說教,也許可以嘗試更多的方法來對孩子進行更生動的教育。
相信這次演習,教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一份平常的經歷,更多的是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及防范意識的增強。
?幼兒園的防拐演習已經結束,但是孩子們的安全教育和防范不能結束!在經歷了這一次“慘痛的經歷教訓”后,我們家長與老師需要明白的是安全的重要性!教育的有效性!相信孩子們親身經歷過這一次防拐演習后,在之后面對同樣的誘惑,會有思考與解決的方法。當然!一次演習是不夠的,需要的是我們家長和幼兒園持續的進行安全教育,與不定時的安全防拐演習。才會讓我們的孩子真正學會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