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PYP家長workshop】深入了解PYP教育背景,建立核心契約參與IB教學
時間:2017.07.25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推陳新。今天,我們置身于一個國際大融合的時代。,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去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化。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培養“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孩子是我們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在IB教育當中,我們提倡每一個人都成為終身學習者。要讓孩子成為探究者、學習者,家長就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所以,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理解IB多元文化和學科知識,從而輔助孩子更好的開展探究活動,與幼兒園攜手共同形成IB學習型團隊。2017年6月30日,四川師范大學龍城實驗幼兒園國際部邀請各位家長與我們共同進行了家長Workshop:開展學習革命。
本次活動國際部IB協調員Kam分別就PYP教育背景、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IB教育以及學校將如何開展IB教育三方面與我們作了交流,隨后園長對如何建立核心契約以及國際部今后的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了講解。通過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讓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IB教育,為培養創造性兒童打下堅實基礎!
什么是PYP?
“Primary Year Program ”簡稱PYP,指的是為3-12歲學生設計的小學國際文憑課程項目
PYP的核心
形成對重要概念(concepts)的理解、形成積極的態度(attitudes)、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skills)、采取負責的行動(action)。旨在培養有質疑能力,有知識并且懂得關愛的年輕人,通過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去創造美好,和平的世界。鼓勵全世界的學生成為積極,熱情,理解他人,尊重差異的終身學習者。
PYP的六大跨學科探究主題(SIX TRANSDISCIPLINARY THEMES)
1、我們是誰(WHO WE ARE)
2、我們處于什么時空(WHERE WE ARE IN PLACE AND TIME)
3、我們如何自我表達(HOW WE EXPRESS OURSELVES)
4、世界怎樣運作(HOW THE WORLD WORKS)
5、我們如何自我組織(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
6、共享地球(SHARING THE PLANET)
PYP的六組學科領域(SIX SUBJECT AREAS)
? ? 語言(LANGUAGE)
? ? 人文(SOCIAL STUDIES)
? ? 個人/社會/健身教育(PERSONAL/SOCIAL/PHYSICAL EDUCATION)
? ? 數學(MATHEMATICS)
? ? 藝術(ARTS)
? ? ?科學技術(SCIENCE & TECHNOLOGY)
PYP要培養的十二種態度:
1. Appreciation欣賞: 能欣賞世界的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
2. Commitment承諾: 孜孜不倦,勤奮好學,能夠約束自己,富有責任感。 ?
3. Confidence信心: 樹立個人學習的信心,有勇氣冒險,會學以致用,有果斷的決策能力。 ?
4. Cooperation合作: 能因勢利導,靈活應變,與他人良好地合作。 ?
5. Creativity創造: 思維方式、處理問題、應付復雜局面方式具有創造性。 ?
6. Curiosity求知: 對世間萬物如世界、人類和文化充滿好奇。 ?
7. Empathy包容: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理解包容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情感。 ?
8. Enthusiasm熱情: 積極上進,不斷進取。 ?
9. Independence自立: 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決策。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0. Integrity正直: 忠厚老實,處事公正、為人正直。 ?
11. Respect尊重: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身邊的世界。
12. Tolerance寬容: 感受差異,尊重差異,恰當處理差異。
PYP的培養目標:
IB課程強調孩子的學習是建構式、探究式的,為了真切的讓家長對這種學習方式有所感悟,接下來的培訓儼然是一次家長們的頭腦風暴。園長拋出了問題:“如何建立核心契約”,家長組合成了許多小組,開始了小組式的探究和討論。
IB教育不以一個國家的教育模式為基礎,而是博采眾長,將眾多國家的教育精華融為一體,因此IB教育的思想精髓就是文化融合。它尊重個體差異,鼓勵每個人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種參與式學習、討論的過程中,讓每一個家長都可以發表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想法沒有對錯,討論、分享、傾聽別人意見的過程就是家長們自我建構概念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像孩子的學習一樣,在探究中尋找答案,在過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
IB課程的實施帶給學校很多的改變,本次的家長workshop是一場學習的盛宴,幼兒園和家長一起學習,一起探究,家長從被動聽變為主動學,從傾聽者變成教育的參與者。幼兒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在這條路上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樹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一輩子都相信自己是個笨蛋”。所以教育不是讓魚爬樹,而是要讓他們的天賦得到發揮。